手机看新闻
近年来,取消公摊面积的呼声日益高涨。公摊面积,即开发商将走廊、大堂、水电房、消防通道、电梯房等公共区域面积分摊给每位购房者。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相对较小,占比约10%—15%,而高层住宅则更高,通常在25%—30%,甚至更多。
公摊面积的概念并非原创,而是上世纪90年代由香港开发商引入内地,并沿用至今。如今,民众希望取消公摊面积的主要原因在于,他们认为房价应按套内面积计算,这样能显著降低购房成本。同时,业主在购房后仍需承担公摊面积的物业费、取暖费等,让他们感到吃亏,因为并未从公摊面积中获得直接服务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公摊面积的计算并无统一标准,完全由开发商说了算。这导致公摊面积的计算存在很大弹性,开发商的诚信度直接影响公摊面积的大小。近期,广东省肇庆市率先出台政策,明确从2024年5月起,商品房将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。这一举措标志着取消公摊面积迈出了第一步,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城市跟进,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可能率先实施,随后逐步推广到一线大城市。
然而,这也引发了一个新问题,已购房的业主是否会因取消公摊面积而感到吃亏,他们能否获得经济补偿?对此,我们认为已购房业主获得经济补偿的可能性很小。一方面,许多老房子年代久远,开发商可能已倒闭或无法联系,业主难以寻求补偿;另一方面,即使开发商仍在运营,业主也无法根据新政策要求补偿,因为购房合同已明确约定了按原方式计算面积。
不过,取消公摊面积后,老业主将不再需要承担公摊面积的物业费、取暖费等,从而节省一笔开支。此外,取消公摊面积还能避免开发商在公摊面积上做手脚,使房价更加透明。按套内面积计算后,房价可能会打7—8折,这对刚需购房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。
综上所述,取消公摊面积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,但总体上对购房者是有利的。它不仅能降低购房成本,还能使房价更加透明化,减少开发商的不当行为。对于已购房的业主来说,虽然可能无法获得经济补偿,但也能在物业费、取暖费等方面节省开支。因此,我们有理由相信,取消公摊面积将是大势所趋,未来将有更多城市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。
免责声明:本文系注册用户(作者)在房产圈发布,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。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房天下立场,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进行投诉。对作者发布之内容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8566元/平方米
6300元/平方米
5600元/平方米
5000元/平方米
23000元/平方米
8200元/平方米
6500元/平方米
27000元/平方米
价格待定
5400元/平方米